2021年成绩
全市生产总值18109亿元、增长8.5%,经济总量居全国城市第8位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87亿元,税收收入2234亿元,分别居全国城市第5位、第4位;研发投入强度3.6%;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.8%和10.3%;高质量完成十件民生实事,连续15年蝉联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”。
今后5年发展目标
到2026年,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.5万亿元,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万元;历史文化名城、创新活力之城、生态文明之都三张“金名片”进一步擦亮;区域、城乡、收入差距持续缩小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万元,家庭年可支配收入20万至60万群体比例超过50%,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.7以内,努力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创新之窗、人文之窗、美丽之窗、开放之窗、善治之窗、幸福之窗。
2022年主要预期目标
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.5%以上;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GDP增速,收入倍差持续缩小;研发投入强度3.7%左右;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%;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能源环境指标计划目标。
2022年部分重点工作
举全市之力办好亚运会
高标准抓好亚运场馆和亚运村建设管理运营。
精彩打造标志性成果。精心策划开闭幕式,打造零碳亚运、数智亚运、无障碍亚运、全民亚运。
统筹亚运场馆可持续综合利用。
加快群众身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,大力推动全民健身。
厚植创新活力之城新优势
全力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。
举全市之力加快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和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发展。
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00家。
深入实施“全球英才杭聚”等人才工程。
完成“尖峰”、“尖兵”、“领雁”、“领航”研发攻关项目100项以上。
稳中求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
加快培育和形成一批世界领先的万亿产业、千亿企业、百亿项目。
打造2万亿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,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2.5%以上。
深化浙商回归、杭商回家工程,新引进回归项目60个。
围绕打造新型消费中心城市,发展夜间经济、首发经济、首店经济、品牌经济、流量经济。
为企业减负1000亿元以上。
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
提升全市一网通办、一网统管、一网监督能力,做到“一屏统览、一键直达”。
细化落实101项344条改革举措,实施52项165条杭州特色改革事项。
盘活存量土地12.5万亩以上。
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。
趁势而上提升城市能级
高标准规划建设未来社区、未来乡村100个。
全面建成地铁三期,建成萧山机场三期、杭州西站枢纽暨湖杭铁路、运河二通道等重大工程。
加快第二植物园建设、国家植物园申报,开工建设城市公园、体育公园110个。
做精做优停车管理、公厕服务、垃圾分类等工作。
传承弘扬千年历史文脉
构建“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”,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。
实现德寿宫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精彩亮相。
加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、西湖世界爱情文化公园建设。
积极推进杭州音乐厅、杭州未来科技文化中心等城市文化地标建设。
文化产业增加值2650亿元以上、增长7%。
加快建设新时代美丽中国样本
深化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工程,提升湘湖综合保护和利用水平,高标准建设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。
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高于87.4%。
争创全国碳达峰、碳中和示范城市。
努力创造共同富裕美好生活
加快形成强村富民发展共同体等19个标志性成果。
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。
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%以上。
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达137.8万亩、10.58亿斤以上。
新建成中小学、幼儿园70所。
开工建设市一医院新院区、西溪医院二期工程。
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。
累计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14万套,筹建共有产权保障住房1万套。
着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。
建设人民满意的安全城市
毫不放松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。
大力推动“无疫单元”创建。
重点实施生态修复、防洪排涝、水环境治理、水资源利用、城市更新五大领域工程项目。
争创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。